党建引领 课程思政
全员素质提升浇筑乡村红色根基
“羊城村官上大学”工程实施以来,针对村“两委”班子政治理论水平不高等问题,坚持党建引领,着力政治素质提升、能力培养、作风锻造,为广州乡村振兴提供人才资源和组织保障。

村官学员赴上海交大学习
制定以政治思想为核心的培养目标。学校围绕乡村振兴带头人政治素质要素,设置培养目标,结合中央最新精神,及时优化调整教学方案,7年来对教学计划进行了8次修订,帮助学员认清形势,提高辨别是非的能力,强化思想理论武装,提高政治站位,坚定不移地拥护贯彻党的路线、方针、政策。
村官学员“开学第一课”主题教育活动成为常态化的教学内容。每学期,学校结合不同时期的主题,开展形式多样的“开学第一课”,通过“开学第一课”提升村官学员的意识形态,增强自身的理论水平和综合素养。

党委书记詹德村为村官学员上“开学第一课”

校长熊军为村官学员上“开学第一课”
实行“思政课程”与“课程思政”双轮驱动。结合中央政策部署,学校在课程设置上增加思政课比重,增设《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等课程,打造农村基层干部思想课程体系;引导教师在专业教学中融入党建专题学习和主题实践教育活动,将政治素质提升有机融入每门专业课程教学始终;组织开展十九大精神进课堂、乡村振兴战略、农村工作实务知识竞赛专题等教学活动,提升学员的政治理论水平和政治站位;开展农村经济、法规和广州改革发展等方面的教育,引导学员适应农村工作转变和形势变化,着力解决执行政策法律水平低、带领乡亲脱贫奔康本领差等问题;开设基层党建业务知识、基层治理实务等方面的课程,提高抓党建责任意识和解决乡村治理实际问题的能力,以提升基层党组织组织力推动乡村振兴。

农村环境保护论坛
支部建在班级上。在全市各村官班教学点分别成立村官班临时党支部、明确临时党支部书记;支部积极开展党建和教学实践活动,以临时党支部为杠杆切实提升学员的核心竞争能力,实现学员“自我管理、自我服务、自我提高”的目标,每学期过临时支部民主生活会、主题当日活动:创建学习型小组,携手共进提升政治素养;营造头脑风暴环境,切磋碰撞提升协作能力;构筑创新创业竞技场,学以致用提升实践能力。

临时党支部民主生活会

临时党支部参观起义馆
形成政治考核为导向的学习评价。结合市委组织部对农村基层干部的综合要求,把学员学习态度、学习行为的考核作为工作考核的一部分,通过形成性考核和终结性考核环节,强调学用结合,通过课程大作业和毕业作业考察学员发现和解决农村工作中的实际问题的能力。

学员辩论赛与创业课堂
长期以来,一些农村基层党支部软弱涣散,制约着乡村振兴的步伐。“羊城村官上大学”工程,通过党建和教育教学相融合,不仅提升了学员的知识水平,也增强了学员的政治素养,农村基层建设人才综合素质得到质的提升,基层党组织战斗堡垒作用显著增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