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年教师是一个学校不断发展的重要推力,青年教师的专业成长快慢直接关系到学校发展质量的高低,为此,我校非常重视对青年教师的培养与帮助,为青年教师的专业发展创造学习机会、搭建交流平台、提供专家引领。在我校领导、骨干教师的带动下,我校青年教师的专业发展突飞猛进,涌现出一个又一个后起之秀。一支自信、优秀、充满美好和未来的青年教师队伍在久久国产91成人免费网站这片热土上日益成长,熠熠生辉。
教学质量是学校的生命线,提高师资队伍建设的整体水平,提高教育教学质量是我校促进青年教师成长的重要目标。我校专职教师黄子俊、兼职教师伍楚莹,在青年教师中勇于担当责任,传承师者精神。
贴近生活的教育才能引起学生的共鸣
成人教学活动要贴近学生经验,才能引发学生的思考、引起学生的共鸣。我校青年教师在备课、教学中尤其注重结合生活案例,站在学生所在工作岗位、立场,融合书本理论讲解,学生能真切把理论运用于生活,把理论结合现实。黄子俊老师所带班级为公共事业管理-教育管理方向,承担《教育心理学》课程。教育心理学这一门课程理论性很强,涉及很多心理学实验,如果只是向学生讲解实验,学生只懂实验过程,很难联系生活实际。黄老师做了课前充分备课,结合电大学生的学情,化繁为简,使学生在学习中深感原来学科理论就走教学中、就在教育生活中。教学课程中比较难理解的部分——学习理论,尤其是行为主义流派、认知主义流派的诸多实验理论,黄老师注重启发诱导,不是千篇一律地逐个实验讲解教学,而是从学员真实的工作经验中,发掘大家所碰到的教学难题,进而围绕这些工作问题,逐一引导学生从课本所介绍的实验理论,一个个问题地探究。例如这样的工作情景:关于中小学生班级普遍存在后进生学习积极性低,常规激励方法并不能引起学生学习兴趣。黄老师针对这样的情景,引导电大学生思考问题的症结所在,在于学生的效能感而不是奖励本身,紧接着讲解班杜拉关于社会学习理论的自我效能感理论。这样的教学能以解决问题为导向,融合电大学生的实际工作情景,贴合工作生活,引起学生的强烈学生欲望,真正做到以生为本,以学生为中心。
无论是哪个阶段的学习,辅以适当的练习是检验学生课堂学习效果,提高学生解决问题能力的必要手段,对于即使是成年人的电大学生,也同样重要。但是单调重复的练习,学生会感到枯燥、厌烦,注意力不集中,白白浪费了宝贵的时间。我校年青教师也深知这一点,并对于每一节课所安排的练习都是精心准备。黄子俊老师在讲授《管理学基础》这一门课程,尤其集合村官学生的工作情况,设计了形式多样的练习,能让学生们既能投入课堂,也能真学真做。在关于古典主义管理理论的课程学习,黄老师除了在课堂上布置练习题,还让学生通过发现自己工作中的问题和管理理论的关联性,通过学生自身案例的讲解,老师辅以结合理论解决问题的方式,巩固了学生的学习。这种练习方式既新颖,又能结合实际,更能巩固课堂所学,大大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教学传帮带,启发式育人
作为一名法学专业的教师,伍楚莹老师认为,如果天马行空地讲授法律原则、法律规则以及法律适用等知识,很容易将学生囚禁在封闭的逻辑体系之中,使学习以及培养兴趣的效果均大打折扣。另一方面,法学的知识相对枯燥繁琐,怎样吸引学生的兴趣,让他们喜欢并主动去学习法学方面的知识,着实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
在课堂上,伍老师会跳出法律人的视角有意识地引导学生用非法律人的视角去思考和解决问题,以防他们不自觉地陷入“法律万能主义”的思维禁锢。事实上,法律只是解决问题的一种方式,掌握法律知识固然重要且必要,但如果缺乏用法律之外的视角审视社会现象的能力,就可能只会机械地适用法律而无法从根本上解决问题。
伍老师在一些晦涩难懂的概念讲解上,常常结合具体的法律规定及案例,深入浅出地向学生讲解法律知识,努力将纸面上的法律条文与真实世界之间的关系用通俗的语言展现出来。例如,在讲解“法是由国家制定或认可”时,学生都能很好地理解“法是由国家制定”,因为我国属于成文法国家,像日常知晓的《刑法》《民法典》等法律都是通过国家立法机关制定的法律规范;而“法是由国家认可”学生常常难以理解,伍老师便通过“订婚”这一例子展开阐述,在《民法典》婚姻家庭编中并没有“订婚”“彩礼”相关规定,但在一些农村或地区却有这一风俗,男方婚前给彩礼给女方,若最终结不成婚,这个彩礼是否需要退还呢?国家虽然没有通过立法的形式把这种情况写进法律中,但是有通过司法解释、条例等形式承认、认可这婚约、彩礼,这便是“国家认可”。又如,在分析《刑法》中“犯罪主观方面”的犯罪故意与犯罪过失之间的区别时,也是通过简单的交通肇事案例入手,货车司机过失撞倒摩托车造成一死一重伤的危害结果,一路人“顺手”将死者的手袋取走,手袋里装有十几万的现金。最终撞人的司机被判处3年有期徒刑,而“顺手牵羊”的路人被判处10年有期徒刑。通过该案例让学生能够直白易懂这两个概念在现实中的区别。“学高为师,身正为范”这是对每一位教育工作者的基本要求,也是我校青年教师从教以来的真实写照。我校将继续推进青年教师的培养,紧密结合学校发展目标于办学定位,基于教师专业发展规划,创新思路,兼容并取,因校制宜,不断拓展青年教师教育教学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