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前教育一直是我校的重点专业,郭伟欣老师担任此专业的课程老师,任教期间,她不断总结好的教学经验,致力创新讲课方式,打造教学亮点,提升课堂教学质量。下面以《学前儿童发展心理学》这门课程为例,从教学目标、教学对策、教学内容、教学过程与方法等层面与大家做分享。
学前儿童发展心理学设计方案
一、教学目标
根据国务院《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关于当前发展学前教育的若干意见》等文件精神,结合学前教育人才培养方案、行业岗位标准及规程、课程标准,参考高等教育十四五规划教材,基于学生学情分析,从知识、能力和素质三方面确定本次教学目标与重难点。
1.1.课程目标
知识目标:了解学前儿童发展心理学的目标、内容、方法。
能力目标:能根据所学理论分析儿童心理。
素质目标:培养学生科学严谨的学习态度,能够积极参与科学活动,敢于表现、表达自己的观点。

图1 课程目标
1.2.课程重点、难点
本课程的教学重点为“学前儿童发展心理的规律”。
解决方案:结合案例讲解分析儿童发展的心理规律,再让学生自己根据生活中的经验验证规律。
本课程的教学难点为“不同年龄阶段的认知、情绪情感、意志发展的规律”。解决方案:通过观看视频、到幼儿园见习观摩,使学生了解儿童的心理规律,学会分析儿童的行为及其背后的心理规律。
二、教学对策
根据学情分析及学生发展规律,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将通过“三动”教学模式,引导和促进学生在问题情境中,通过小组合作探究、小组内、组间讨论互评,使学生在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主动获取知识,攻克重难点,实现教学目标。
三、教学内容
教学内容以《学前儿童感知觉发展》为例
3.1.教学分析
3.1.1.教学目标
一是了解、掌握学前儿童感知觉的概念、特点等。
二是能运用所学知识分辨不同年龄阶段的感知觉特点。
三是学生积极参与小组讨论,敢于表达自己的想法。

图2 课程目标
3.1.2.教学重点
了解、掌握学前儿童感知觉的概念、特点。
3.1.3.教学难点
不同年龄阶段的感知觉发展特点。
3.2.教学过程
3.2.1.新课展示
结合图片,生活中的案例讲解并分析感觉和知觉的概念以及感知觉的发展,感觉的发展包括听觉的发展、味觉的发展、嗅觉的发展、视觉的发展、肤觉、运动觉、平衡觉的发展,使学生明确儿童不同类型的感觉在发展中的特点。知觉的发展包括时间知觉,空间知觉,方位知觉的发展。

图3 两可图形(用于知觉特性的讲解)
3.2.2.应用练习
学生按照教师确定的发展阶段自主探究、分组讨论互相补充。教师参与小组讨论,指导解疑。

图4 应用练习
3.2.4.总结及布置作业
总结课内学生讨论课外巩固年龄发展过程

图5总结及布置作业
四、教学过程与方法
4.1.教学方法
4.1.1.运用讲授法,使学生获得系统的理论知识
讲授法是本课程最基本的教学方法。在课堂教学过程中,注重把讲述与讲解等方法相结合。通过系统的讲述,帮助学生理清学前儿童心理学知识的内在逻辑关系;教师运用深入浅出的语言对教学内容进行说明、解释和论证,可以使学生理解和掌握基本概念和基本原理。
4.1.2.运用讨论法,锻炼学生的思维能力
如在学习“学前儿童认知发展特点”这一部分时,采用讨论的形式,针对早期教育领域中存在的具有普遍性的问题,引导学生分析、讨论,阐述自己的观点。在教学过程中,注意引导学生质疑,鼓励学生提出问题,大胆讲述自己的想法。将小组讨论与全班讨论结合起来,对当时无法达成一致意见的问题,留作“思考题”,引导学生通过查阅相关文献进行自主学习,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
4.1.3.运用案例教学法,培养学生学以致用的能力
如在“学前儿童社会性发展”一章中,运用经典案例教学,以增强学生认识、分析及解决问题的能力。给学生提供的案例来源于儿童的生活和幼儿教育实践,描述的是真实的现象,有助于把抽象的心理学原理、概念具体化,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促使学生更好地掌握理论知识。
4.1.4.运用翻转课堂法,培养学生的主动意识和问题探究意识
在课程教学中,选择部分适合自学的内容模块,指导学生在课前或课外观看教师的视频讲解自主学习,教师不再占用课堂时间来讲授知识,让课堂变成老师与学生之间、学生与学生之间互动的场所,包括答疑解惑、合作探究、完成学业等,从而达到更好的教育效果,这也有利于满足学生自主探究的需要。
4.1.5.运用见习观摩法,培养学生的实训感悟与操作能力
见习观摩是利用实践教学时间,通过观摩,学生积累感性经验,提高了学生评价儿童行为的能力。使学生进一步理解理论知识,掌握学前儿童发展的心理规律,培养学生的能力。

图6 教学方法
4.2.教学手段
4.2.1.传统教学手段
第一课堂:现场教学
基于学生学情特点,针对学生时间紧、目的性强的概况,本课堂将以现场教学为主,并丰富课堂教学手段,运用上述教学方法,增加课堂的趣味性、吸引力。

图7 现场教学
第二课堂:网络学习
在新冠肺炎疫情防控的特殊背景下,为实现“停课不停学,停课不停教”,全员参与线上教学,这对学校、教师、学生和网络教学平台都是一个挑战。如何在在线教学中不仅实现知识传递,还能渗透课程思政元素实现价值塑造,值得进一步的思考。
图8 网络课程资源
作业
5.1.作业一:真题巩固
要求学生完成本堂课程的相关真题、模拟题练习,完成进度打卡。

图9 真题练习库
5.2.作业二:课外观察
安排学生在生活中搜集关于学龄前儿童感知觉发展的1-2种现象,写下(100-200字)观察分析日记,下次课堂上提交。